-
人民網北京7月27日電(記者賀迎春)據生態環境部消息,近期氣象、環境監測分析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較去年同期總體略偏好,但3月至6月京津冀、汾渭平原以及長三角等主要地區偏差。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3月至6月主要地區PM2.5、PM10平均濃度與去年基本持平,減排措施使大氣環境有所改..
發布時間:2018-07-30
-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賀迎春 王紹紹)今天(26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2018年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18-07-27
-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賀迎春 王紹紹)24日召開的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實施方案》及《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
發布時間:2018-07-26
-
茫茫人海,兩個人相遇是緣分;從133倍于地球人口數的氣體分子中,找出最關鍵的2個分子——一個氣體硫酸分子和一個二甲胺分子,使之碰到一起,那就可能發生大氣新粒子形成事件了。
發布時間:2018-07-24
-
隨著北京冬奧會腳步的臨近,“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服裝學院成立。
發布時間:2018-07-23
-
正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于16日舉辦了一場有關沙塵暴的互動對話,旨在探討如何促進全球協作解決沙塵暴危機。
發布時間:2018-07-19
-
近年來,隨著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的流入,垃圾產生量呈逐年快速增長趨勢。據統計,2015年全市垃圾產生量已達790萬噸,日均清運量2.17萬噸,日處理能力1.52萬噸,處理缺口達每天6500噸。“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2017年10月30日,北京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提..
發布時間:2018-07-18
-
北京市近日正式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達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包含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和重要河流濕地4種類型。
發布時間:2018-07-17
-
在遠海中、江河上,大小船舶的煙囪里經常冒出很大的黑煙。在7月5日上海結束的“水陸共治 保衛藍天”沙龍上,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高工馬冬說,我國從2018年7月1號起,才對新建船實施第一階段的排放標準,也就是說,對在用船舶目前排放還是“零標準”,即尚未提出大氣污染控制要求,船舶也沒有任何污染控制措施..
發布時間:2018-07-16
-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發出“磁性兩面神微球”,只需兩分鐘左右就可分離出水中的微小油滴,分離效率高達99%。
發布時間:2018-07-13
-
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已經進入深水區,應用信息化手段幫助地方進行污染源的監控,實施智能化調控以及科學評估,將在這場戰役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精準治霾?又有哪些關鍵技術?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中科宇圖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銳。
發布時間:2018-07-11
-
天津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天津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在全市有序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天津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天津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在全市有序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
發布時間:2018-07-10
-
以“新時代 可持續修復”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6月8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修復領域的專家圍繞環境修復領域交流經驗,共同促進行業發展。在同期舉行的“城市景觀建設的可持續棕地修復分論壇”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侯德義就污染場地修復的可持續行為及其驅動力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
發布時間:2018-07-09
-
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日益完善,正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用堅強的責任擔當和堅定的貫徹執行,確保頂層設計能夠落地生根
發布時間:2018-07-06
-
“全世界約有兩億人的飲用水砷含量超標,東南亞地區、拉丁美洲國家的砷污染很嚴重;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國可能有近2000萬人飲用有健康風險的含砷地下水;此外,英美等發達國家也都曾發生過飲用水污染導致的砷中毒事件。”在7月3日于北京舉行的“第七屆環境砷國際學術大會”上,中國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
發布時間:2018-07-05
-
浙江省常山縣:垃圾分類 農村更美
發布時間:2018-07-04
-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莊紅韜)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發布時間:2018-07-03
-
本報重慶7月1日電 (記者蔣云龍)重慶市政府日前印發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2020年前,在龍溪河、璧南河等19條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且跨2個或多個區縣的長江次級河流,重慶將建橫向補償機制。基本制度設計是:河流的上下游區縣簽訂協議,以交界斷面水質為依據雙向補償。交界斷面水質達到水環..
發布時間:2018-07-02
-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余璐)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近日公布《公民環保行為調查報告》。本調查主要了解我國公民環保行為的基本情況和特征,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的開展對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特別是對下一步生態文明宣傳工作的把握和重點安排奠定科學基礎。
發布時間:2018-06-29
-
本報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徐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27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第三次全體會議,研究執法檢查報告,部署下一步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擔負起完善法律制度、推動依法治污的重大職責,加大監督力度,增強監督實效,創新..
發布時間:2018-06-28